《淮北市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》主要内容解读如下:
一、出台背景及依据
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皖政办〔2021〕13号)文件精神,结合我市实际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二、研判和起草过程
根据省政府《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》文件要求,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,市住建局启动《淮北市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》编制。文稿在多次论证、修改后,充分征求市直相关部门、三区政府意见,经完成合法性审查、公众参与等决策程序后,形成今天的《实施方案》,经市领导同意后,直接印发执行。(特别说明:已经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、分管负责同志同意后印发,未经政府会议审定。)
三、主要内容及工作目标
《方案》主要包括工作目标、主要任务、实施保障三大方面内容。
(一)工作目标
到2025年,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,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;到2035年,城市更新行动取得显著成效,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,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。
(二)主要任务
1、城市体检工作
开展城市体检。建立“一年一体检、五年一评估”的常态化体检评估机制。
2.规划编制工作
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,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、详细规划编制工作,有序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。
3.老旧小区改造工程
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。力争到2025年,基本完成全市三区范围内2000年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。
4.棚户区改造工程
持续深入推进棚户区(含城市棚户区、城中村等)改造。力争到2025年,基本完成全市现有城市棚户区改造。
5.城市危旧房及老旧厂房改造提升工程
推动各区危旧厂房及老旧厂房的本底情况摸排调查、改造提升,深入开展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,分类开展城市危房治理改造和修缮加固,确保居住使用安全。
6.城市生态修复工程
持续修复采煤沉陷区生态,优化空间布局,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,有序推进山体地质环境治理工作,增加城市绿地总量。力争到2025年,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4.2%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.4%。
7.城市功能完善工程
力争2025年建成部分完整居住社区,新建居住社区至少规划配建一片非标准足球场地设施,既有城市社区因地制宜配建社区足球场地设施。
8.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
完善城市路网布局,提升道路通行能力。到2025年,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面积率达到18.5%。
加强停车设施建设,到2025年,实现停车泊位与小汽车保有量比值≥1.1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标。
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,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。2025年,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%,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。
9.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工程
到2025年,发生城市雨水管渠及泵站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,地面不积水,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到30年一遇;城市建成区50%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。
10.新城建提升工程
到2025年,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覆盖,系统化智慧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高。
11.城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工程
制定保护措施,切实保护和管理好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,并持续打造特色商业街区。
(三)保障措施
包括加强组织领导、强化政策保障、创新融资机制、建立项目统筹、做好宣传引导5个方面。
四、创新举措及亮点
一是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淮北市城市更新行动领导小组,23家市直部门的负责同志任成员,共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;二是细化建设任务,将任务目标量化。
五、下一步工作
市直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,加强对城市更新行动的组织领导,共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实。财政部门要建立完善项目融资投资机制,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和运营,确保本方案各项任务圆满完成。
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
正在阅读:《淮北市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》政策解读